厦门大学《自然·材料》:固液界面上水分子构型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5-03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剑锋、程俊教授课题组在固液界面上研究水分子的构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In situ probing electrified interfacial water structures at atomically flat surfaces”在线发表于Nature子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 DOI:10.1038/s41563-019-0356-x)。

20190503200219_b112c8.jpg

自然界中水无处不在,人们对水分子的研究已经长达一个多世纪。特别是在材料表面,从原子结构层面理解界面水所发生的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将有利于指导能源和环境领域中开发更好的技术和器件。特别是在电化学中,界面水的详细结构,比如其在双电层中的取向以及复杂的氢键网络,对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文献中采用振动光谱已经推知了水在金属界面的不同构型,如四配位水、三配位水、表面特性吸附水、自由水等。然而,仍然缺乏这些界面水在不同电位下清晰的构型图像。在原子级平整的单晶表面进行光谱检测,将有助于揭示界面反应的机理和构型相关的活性,对电化学能源界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李剑锋教授课题组采用不受体相水干扰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首次在金(111)和(100)单晶电极表面上获得了界面水的拉曼信号,并且在析氢反应过程中原位观测到了界面水的两种构型转变。发现界面水随着电位的负移,由“平行”结构向“单端氢朝下”,再向“双端氢朝下”变化。程俊教授课题组采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理论方法,模拟出不同电位下,在双电层中界面水的三种构型以及相应的氢键数目,与实验数据很好地吻合,进一步揭示了双电层的原子级结构。该研究首次在实验和理论层面,将界面水的构型转变以及氢键断裂与精确的电极电势标尺进行关联,对探知双电层的三维结构具有指导性意义。

20190503200219_b29d40.jpg

该研究工作通过厦门大学校内合作完成,我院李剑锋教授和程俊教授为通讯作者,田中群教授提供了重要指导。我院李超禹博士(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和乐家波博士(现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为共同第一作者。我院的王耀辉博士生在实验上提供了帮助,物理系的陈舒博士和杨志林教授为本工作开展了电磁场增强计算。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批准号:21373166、21775127、21861132015、21522508、21521004、21427813、21321062、21621091、21533006)的大力资助,也得到了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

来源:Polymer-science 高分子科学前沿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M5NzA5OA==&mid=2651717900&idx=2&sn=5e1720c9e521f2a2348f9b38c48a14d2&chksm=8b4a1349bc3d9a5f43ca9d6e5752eb612ec5bdc955022a4b0a3910c6cd6fa08674ace458d243&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水分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