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线粒体上的清道夫蛋白——Ubx2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6-26

来源:BioArt


大多数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蛋白都是由核基因编码,并由细胞质内的核糖体翻译合成前体,前体蛋白经过TOM复合体 (translocase of the 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形成的通道进入线粒体内部。TOM复合体定位在线粒体外膜,由三部分组成:受体Tom20、Tom22、Tom70,识别前体蛋白;核心蛋白Tom40构成通道中心;小Tom蛋白Tom5、Tom6、Tom7【1】。线粒体蛋白导入一旦受损,会导致包括蛋白酶体的活性增加(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activated by mistargeting of proteins, UPRam)、伴侣蛋白水平增加、下调参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蛋白水平、调控胞质蛋白表达(mitochondrial precursor over-accumulation, mPOS)、诱导基因CIS1表达等一系列细胞内应激反应(即线粒体蛋白诱导的应激反应)。上调的Cis1招募AAA ATPase Msp1到Tom70受体,促进将未导入的前体蛋白从线粒体膜上去除(mitochondrial compromised protein import response, mitoCPR),恢复线粒体蛋白导入过程,维持线粒体功能。然而,从TOM 通道中去除未成功导入的前体蛋白,实现结构性质控的机制目前尚未有报道。

近日,来自德国弗莱堡大学的Thomas Becker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 Mitochondrial protein translocation- associated degradation的文章,发现在啤酒酵母中Ubx2不仅参与内质网相关的蛋白降解,而且与线粒体膜上TOM复合体结合并招募AAA ATPase Cdc48去除TOM通道中未成功导入的前体蛋白。后者在非应激状态下持续性地监管TOM通道以防前体蛋白堵塞,保证线粒体的蛋白导入能力,抑制线粒体蛋白诱导的应激反应

20190626100313_1673fc.jpg

Ubx2介导AAA ATPase Cdc48复合物和ER膜上泛素化酶Doa10和Hrd1的结合,促进ER内的蛋白转运到胞质,并被蛋白酶体降解,是ER相关蛋白降解过程的关键因子【2】。研究团队发现Ubx2和线粒体上TOM通道形成蛋白Tom40、小Tom蛋白、受体Tom22相互作用。Ubx2和整个TOM结合形成550KD的复合物。细胞组分分离和Ubx2-GFP荧光定位均表明Ubx2在线粒体和内质网都有分布,而且线粒体上分布的Ubx2和Hrd1、Doa10没有相互作用,区别于参与ER相关蛋白降解的Ubx2。

线粒体外膜前体蛋白穿过TOM通道进入到膜间区(intermembrane space),经SAM(sorting and assembly machinery)催化并整合进外层膜。有研究报道Tom70和MIM复合体(mitochondrial import machinery)促进外膜蛋白的生物合成。Ubx2与线粒体外膜蛋白TOM相互结合,且具有2个预测的跨膜结构域,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究Ubx2如何整合到线粒体外膜。实验证明Tom70和Mim1缺失导致稳定型Ubx2蛋白、Ubx2-TOM复合物大幅度减少,而Tom20影响的程度稍弱,Sam37缺失没有影响。Tom70主要通过iMTS-L(internal matrix-targeting signal-like sequence)识别前体蛋白。Ubx2预测含有iMTS-L信号段,缺失导致Ubx2的线粒体定位减少,与TOM结合受损。Ubx2前体被Tom70识别,Tom70和MIM复合物介导其进入线粒体外膜。

内质网Ubx2的UBA和UBX结构域位于细胞质中,UBX结构域是胞质蛋白Cdc48及其共因子Ufd1-Npl4的结合位点,UBA结构域和底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Ubx2同样通过UBX结构域招募Cdc48及Ufd1与TOM结合,而且Ubx2和Ufd1对于Cdc48与TOM的结合是必需的。同时,Ubx2与线粒体外膜控制蛋白质量的因子Vms1和Msp1共同完成线粒体蛋白质的质控过程。

最后,研究团队证明Ubx2招募Cdc48-Ufd1-Npl4到TOM通道,促进蛋白酶体降解未成功导入的前体蛋白。Ubx2缺失导致前体蛋白在细胞内的积累,同时导致TOM通道的堵塞,引起细胞死亡。

20190626100313_1984f0.jpg

总的来说,该研究揭示了Ubx2招募Cdc48,降解TOM通道中未成功导入的前体蛋白,维持TOM通畅。填补了线粒体蛋白质控机制方面的空白,具有重大的意义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1227-y

参考文献

1. Pfanner, N., Warscheid, B. & Wiedemann, N. Mitochondrial proteins: from biogenesis to functional networks.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 267-284, doi:10.1038/s41580-018-0092-0 (2019).

来源:BioGossip BioArt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QyNjY1MQ==&mid=2652471708&idx=4&sn=9c48c927791716e06a8745835acddd3d&chksm=84e21228b3959b3e9e18571bf12db99d2341f888225bb581eeec942ccfaa0cfe528e04f6e468&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线粒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