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意传研究组合作发现Peli1调控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与AD病理的新机制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0-15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2020年10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科院肿瘤与微环境重点实验室肖意传研究组的研究论文“Peli1 impairs microglial Aβ phagocytosis through promoting C/EBPβ degradation”。该研究揭示了E3泛素连接酶Peli1通过直接介导C/EBPβ泛素化修饰并诱导其降解,进而影响小胶质细胞对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Aβ)吞噬功能的新机制,该研究为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病理机制与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

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之一为Aβ在脑部大量沉积,从而造成神经元死亡以及认知损伤。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内,Aβ的清除主要依赖于小胶质细胞对其的吞噬作用。然而影响并调节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分子调控机制并不十分明确。

在先前的研究中,肖意传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发现Peli1在小胶质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并介导调节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症、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和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发展。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Peli1在另一种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AD中通过负调控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能力,致使脑部大量Aβ沉积无法被清除,从而造成AD病情恶化的病理机制。机制研究表明,Peli1直接结合并介导转录因子C/EBPβ的泛素化及降解,由于C/EBPβ是清道夫受体CD36的关键转录因子,故Peli1敲除后显著促进了CD36基因的表达,由此增强了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作用。因此,在老年Peli1基因缺失的5×FAD转基因AD模型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对Aβ的清除作用显著增强,由此抑制了Aβ在脑部的沉积。此外,在5×FAD小鼠脑部小胶质细胞和AD病人脑组织中,Peli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提示AD病理会诱导小胶质细胞中Peli1的表达。因此,小胶质细胞中Peli1是AD诊治的一个潜在新分子靶标。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许静和博士后于涛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肖意传研究员、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毛朝明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意大利维罗纳大学Gabriela Constantin教授等的大力支持。该研究还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等项目的资助,同时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公共技术平台和动物平台的支持。

wt_a62312020106121311_7a350d.jpg
Peli1调节小胶质细胞介导的Aβ吞噬与AD病理模式图

来源:biotech-china 中国生物技术网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U5NDgyMg==&mid=2653955727&idx=4&sn=f784617cd0868fd8ea9668629b76b1fc&chksm=bd0cd6e68a7b5ff03d93845b77a41931b6fef3eefbc2fe46893bcc6a9a47413ab5fa21e2bc39#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细胞 小胶质细胞 胶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