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底内动物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半底内动物(semi-infauna) 指动物正常生活时,其体长的一半或更多埋于水底基体之内,这类底栖动物称为半底内动物。如双壳类的绘纹蛤(Grammysia)、角蛤(Goniophora)、后直蛏(Orthonota)等。1

释义半底内动物(semi-infauna) 指动物正常生活时,其体长的一半或更多埋于水底基体之内,这类底栖动物称为半底内动物。如双壳类的绘纹蛤(Grammysia)、角蛤(Goniophora)、后直蛏(Orthonota)等。1

特征与举例半底内动物体长的一半或更多埋于水底基体之内。摄食方式独特,主要生活于海底泥沙或岩礁、珊瑚礁中。

原鳃类生活方式单一,它们都是自由生活于底内或半底内的动物。由于它们独特的摄食方式和方法,决定了它们分布的局限性,也就是只能生活于颗粒比较细的软泥或粉砂质软泥的沉积物中,在这里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碎屑和小型生物,为碎食性的原鳃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来源。正是处于这种原因,原鳃类从不出现于硬底区,在颗粒较粗的粗砂和细砂沉积环境中也很难找到它们的踪影。2

相关(1)底内生物

底内生物(endobionts )泛指生活于水底基体之内的底栖生物。可再分为底内动物及底内植物。1

(2)底内动物

底内动物(infauna)指生活于水底基体之内而非在其表面的动物。底内动物又可分为固着的和游移的两类,穴居的动物属于后者。这种底内动物主要生活于海底泥沙或岩礁、珊瑚礁中。它们有管栖、穴居或自由潜入的底埋动物,如管栖或穴居的多毛类、穴居的某些蟹类、软体动物的蛤、螺等;还有一些钻蚀动物,如软体动物的海笋、船蛆,甲壳动物的蛀木水虱等,具有钻蚀岩石或木材而居的能力。在海底泥沙或岩礁、珊瑚礁的表面上生活的动物还可分为两类,一类固着于海底或其他生物体上,或部分身体埋在泥沙中,如腔肠动物的水螅类、海葵、海鳃,软体动物的贻贝、扇贝、牡蛎等,甲壳动物的藤壶类,苔藓虫,棘皮动物的海百合和脊索动物的海鞘类等;另一类是水底匍匐和水底漫游动物,栖居于海底表面爬行或蠕动的螺类、某些蠕虫、蟹和棘皮动物的海星等。游泳底栖动物是那种生活于海底而又常能做游泳活动的动物。如甲壳动物的虾类和底层鱼类。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兵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