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计划”导师论坛大咖们这样说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6-20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 由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举办的2017年“英才计划”工作研讨会上首次尝试设立导师论坛,让导师交流心得,现场为高校、省级管理办公室的项目负责人和导师团队代表、中学与会代表答疑解惑。英才计划物理学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英才计划”导师、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蕴红,英才计划数学学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数学系副主任冯荣权,“英才计划”导师、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动物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杨万喜和英才计划化学学科工作委员会委员、“英才计划”导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朱成建出席导师论坛,并在论坛上与大家交流了心得,分享了经验。


“英才计划”导师、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动物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杨万喜发言 摄影:新华网 夏添


杨万喜介绍了生物学科的培养方式,浙江大学将中学生“英才计划”学员的培养列入实验室日常工作,建立以导师为主的助教团队,进行规范化管理。他说:“在时间安排上,每周五晚上进行实验室会议,每周六或周日在实验室学习理论及技术,在节假日由学员根据高中学习实际情况安排学习基础知识。”关于学员的发展与跟踪培养的思考,他强调三个培养要素尤为重要,第一培养要素是目标与志向引导;第二培养要素是以长远目标为导向的兴趣培养;第三培养要素是高标准、严要求。针对“英才计划”学员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长期人生规划能力的培养,引导学员制定长远发展目标,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培养学员爱国爱家,注意综合专业能力的培养。


英才计划化学学科工作委员会委员、“英才计划”导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朱成建发言 摄影:新华网 夏添


朱成建对化学学科的培养工作进行了介绍并谈了工作体会与思考,他介绍,2017年,“英才计划”化学学科的导师有39名,学生有140名,其中6名学生已是第二次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化学学科工作委员会积极搭建学生交流平台,组织大师报告,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选拔学生参加高端国际科技交流活动,组织化学学科论坛,举办“精彩化学,面向未来”夏令营活动。他建议以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为基础,适当建立动力机制,促进“英才计划”更蓬勃地发展;建议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进行培养,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强化导师的责任感,这是做好“英才计划”培养工作的关键。


“英才计划”导师、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蕴红发言 摄影:新华网夏添


王蕴红以计算机学科为例对英才学员的培养工作进行了总结和研讨。她介绍,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的特色在于每年都开展冬令营活动,届时还组织大师报告、上下届学员的交流,带领学员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计算机公司如微软、腾讯、百度等。她特别强调导师的工作不是在大树上折枝给学生,而是要培育学生们已有的科学树苗,要探索怎么当中学生的导师。结合学科调研工作,她建议“英才计划”应该在中学里加大宣传力量,依靠当地大学加大对中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同时也应与高考的评价体系相结合,作为自主招生能力的考评参考项。


英才计划数学学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数学系副主任冯荣权发言 摄影:新华网 夏添


冯荣权介绍了数学学科的培养方案。他认为“英才计划”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激发中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中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体会数学之美。按照这样的目标,要让中学生能够了解相应的数学领域,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提升英才学员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使他们热爱数学,以至于热爱科学。”他还强调,在数学学科培养过程中,应该让中学生了解数学研究与中学时做数学题的区别,数学研究应是在兴趣驱动下的探索方式,要提高英才学员们的学习兴趣,把握数学研究的过程。此外,数学学科开设了“数学英才”微信公众号,同时,委员会还编辑出版了数学科普小集子《数学之外与数学之内》,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让学生近距离体会数学学科,进行数学应用。2017年,数学学科还将计划举办夏令营活动。


英才计划物理学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发言 摄影:新华网 夏添


武向平在发言中表示培养过程中导师的责任重大,他认为导师要用思维方式、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担任‘英才计划’的导师要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培养未来科学家,培养未来科学接班人的责任,把这项工作看作是推动科学传承的伟大而神圣的事业,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培养更多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在学员的培养方面,应该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针对部分中学和学生家长希望参加“英才计划”能使学生在大赛中获奖或跟高考挂钩这一现象,他认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避免功利性和利益驱动,不要求学生做出多少成果,而是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让他们深入体验科研的过程,培养他们志在登顶科学高峰的志向。


内容来源:新华网


化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