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资讯
  • 北京大学宛新华教授特约专论:光学活性螺旋聚(3,5-二取代苯乙炔)——构象调控、手性传递与自组装

北京大学宛新华教授特约专论:光学活性螺旋聚(3,5-二取代苯乙炔)——构象调控、手性传递与自组装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6-22

螺旋构象是一种重要的手性二级结构,其普遍存在于生物大分子中,如蛋白质的α-螺旋、DNA的双螺旋、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等等,在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能量的存储以及功能实现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受生物大分子螺旋构象的启发,合成化学家们制备了一系列人工合成的螺旋聚合物,如聚(α-烯烃)、聚醛、乙烯基聚合物、聚异腈、聚异氰酸酯、聚硅烷、聚胍和折叠体等。其中,聚苯乙炔(PPA)衍生物是一类典型的动态螺旋聚合物,因其具有丰富可调的手性二级结构和独特的光电性质,吸引了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在分子识别、对映体拆分、不对称催化、多通道传感、手性液晶以及圆偏振发光等领域已有重要的实际与潜在用途。根据主链双键和单键在空间取向的不同,PPA衍生物主要具有四种构象异构体:trans-cisoid、trans-transoid、cis-cisoid和cis-transoid。不同构象对聚苯乙炔光电性能、手性传递与放大、组装性能以及功能材料的构建等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苯环进行修饰,可获得苯环对位、间位或邻位取代的不同化学结构的PPA衍生物,而取代位置的不同也影响着PPA主链构象的伸展程度。大部分文献报道的PPA衍生物,取代基位于苯环对位,主链呈现伸展的cis-transoid构象。因相邻侧基之间的距离较近,排斥力较大,紧密的 cis-cisoid构象通常很难稳定存在,往往需要引入更强的分子内吸引力来克服相邻侧基间的位阻效应。

近几年,聚(3,5-二取代苯乙炔)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这种苯环上3,5-二取代结构不仅提高了分子设计的灵活性,还增强分子内侧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紧密cis-cisoid构象的形成与稳定。通过改变溶剂极性与温度等外部条件调控分子内相互作用,能够实现cis-cisoid与cis-transoid螺旋构象间的可逆转变,并影响相关手性传递及组装性质。

宛新华教授课题组在《高分子学报》2021年第8期的特约专论中(即将出版)系统评述了光学活性螺旋聚(3,5-二取代苯乙炔)的研究进展。作者首先介绍了 cis-cisoid 螺旋构象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与调控规律,通过引入分子内氢键或n→π*作用,可以在溶液中稳定紧密的cis-cisoid螺旋构象,这种紧密的结构可以通过改变侧基取代基团的大小、溶剂极性、添加剂以及温度等因素进行调控。其次,基于聚(3,5-二取代苯乙炔)结构,作者提出手性双重传递思想,将非手性功能取代基与手性取代基分开,利用手性基团诱导聚合物主链旋向,再将主链螺旋手性传递到功能基团使其围绕着主链进行螺旋排列。手性双重传递概念不仅可有效避免拮抗效应,而且增加了分子设计自由度,将为基于螺旋聚合物的新型手性材料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之后,作者介绍了聚(3,5-二取代苯乙炔)中可调控的手性放大规律, 在一个共聚物体系中,利用cis-transoid与cis-cisoid构象之间的可逆调控,实现了分别符合正常和反常的“士兵与军官”规则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性放大,并用修正的Ising模型对其内在原因进行了解释。接着,作者介绍了在聚(3,5-二取代苯乙炔)中有趣的自组装行为和超分子结构,包括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和构象转变诱导自组装,各种组装形貌如胶束、多臂蠕虫状胶束、囊泡、片层、螺旋带、螺旋绳索等可通过改变嵌段共聚物组分或外界条件来获得。最后,作者对螺旋PPA衍生物手性功能材料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M5NzA5OA==&mid=2651793635&idx=5&sn=08353dd28230bdfb15e59dddb7396635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分子 结构 螺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