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飞:明晰指标体系逻辑,标准需考虑与国际接轨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9-30

    关注中国绿发会,订阅绿色未来9月22日,正值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一周年之际,中国绿发会标准工作委员会联合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组织了《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家级科研院所、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中标院、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及企业的19名专家。

    此次会议由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马勇主持,会议主要对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与绿会标准委共同编制发布的《企业碳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进行讨论,会上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分别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专家管理世界经济研究院王宇飞副研究员王宇飞认为,《企业碳评价标准》这个团体标准的编制是很有意义的,现在地方上也有这样的需求。

    理想的应用是企业可以用这一标准,并且其他的一些机构或者地方政府也可以用。

    据了解,湖州经验中,绿色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结合,对一些企业进行打分,其参考标准就是依据企业的能耗、碳指标等进行评估,评估等级良好的企业可优先获得银行贷款以及其他服务的绿色通道。

    如果编制的《企业碳评价标准》能够得到业界的认可,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王宇飞表示,除去明确一些基本原则之外,标准还有引导性的作用,也就是开始周老师提到的先进性。

    近几年,和企业碳减排相关的一些创新性制度,比如刚才专家们提到的碳标签、碳账户、碳资产,这些都是创新性的尝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重大技术的创新,都是值得去鼓励的,应该在这些方面给予更高的权重或者赋值。

    目前在征求意见稿中,许多设定的指标应用性不强,比如说CCS,能够应用到的行业是有限的,像电力、水泥、钢铁行业。

    这个技术目前成本过高,而且企业采用的也很少,这就导致这个指标项的价值本身并不高,在指标设置上更适合作为一个加分项,不足以评价大部分的企业。

    因此,在企业碳评价指标的设定方面,还有许多细节待讨论商定。

    此外,目前的指标体系逻辑不够清晰,或者说一些指标的概念上有交叉重叠,这方面要注意一下。

    比如一级指标中列出的碳交易,但是目前来说碳交易针对的是重点行业,对于一些小微型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互联网企业,不参加碳交易怎么办?

    甚至如果这些企业减排不是不通过碳交易,而是通过碳税(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提出)的方式进行。

    这意味着,碳交易设定的位置可能过高,毕竟碳交易仅仅是实现碳中和的一项措施。

    标准的制定要为后续比如通过重大技术创新或者制度创新来实现双碳目标留有可能。

    从现有的征求意见稿中看出,引用文件更多的是基于国内的一些权威文件,但有些企业涉及到出口或者说是国际化的企业。

    标准的编制一定要参考国际标准。

    如果说某个企业,能够拿到国际上的认证或者说参与国际上的一些自愿减排项,按在现在的标准进行打分,分值未必是高的。

    另外,在评价方法和评价组织中提到“组建评审专家组”,评审专家组的选择是很重要的,这部分内容有待优化。

    比如如果说企业自评,这些专家来自哪里?

    是企业内部吗?

    是不是应该明确必须有专门做碳核算的专家等等。

    (本文根据现场专家口述整理,未经本人核实,文字仅供参考)文/露尔 审/Candey 编/Angel往期回顾◆王凡:建议指标权重合理分配,创新性引入“碳审计”定义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崔大鹏:双碳目标下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徐秉声:完善评价体系,建议设置企业自评价报告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周晋峰致辞《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坚持标准的先进性、综合性和实用性,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广纳专家意见 | 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承诺周年活动◆制定企业碳评价标准的思路 | 周道生态文明(第122讲)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了解公益项目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ChinaGreenExpress 中国绿发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ExMzM4Mg==&mid=2649676009&idx=6&sn=d6904847eabbd0c5a96780ef78e22c19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