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自私和慷慨背后的生物学根据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2-26

1.png

为什么同样是看到路边乞讨的流浪汉,有些人会掏出钱施舍,而另一些人头也不回的直接走过去?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2月24日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答案可能就在大脑两个特定区域之间复杂而有节奏的神经元舞蹈中。

长期以来,慷慨和自私的生物学根源一直吸引着神经科学家。作为群居动物,灵长类动物依赖合作。然而,在物质匮乏或追求地位的时候,自私往往占了上风。

对人类的整体成像研究表明,大脑中似乎有许多区域参与了共享决策。为此,耶鲁大学的Steve Chang和同事决定研究猴子大脑中两个特定区域之间的神经活动。根据实验设定,在一种情况下,猴子有两种选择,给同伴一杯饮料或者将其扔掉;在另一种情况下,它们可以独自享用果汁,也可以与另一只猴子共享果汁。结果显示,猴子们喜欢独享美味,但相较于将饮料扔掉,它们宁可将其赠与同伴。

在这两种情况下,研究人员都发现了杏仁核(大脑中一个相对原始的区域)和内侧额叶皮层(一个参与深思熟虑过程的区域)之间独特的神经元交互活跃模式。当猴子慷慨或亲社会时,这两部分大脑区域之间的互动是高度同步的,活跃频率相同。当他们反社会时,这种同步性明显被抑制了。

研究人员发现,单单通过神经元数据,他们就可以根据脑区互作的同步性差异来预测猴子做出了什么决定。“我们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神经同步特征,它能反映出该动物做出的决定是亲社会的还是反社会的。”论文的主要作者、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助理教授Chang说。

他和他的团队还发现了大脑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的其他关键区别特征。例如,当动物是亲社会的,神经互作处于某个频率(频率是由大脑中神经元激活的区域决定的)传播,当其表现为反社会的时,则在另一个频率。

科界原创  

编译:Max 

审稿: 阿淼

责编:邓可

期刊来源: 《自然•神经科学》

期刊编号: 1546-1726

原文链接: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2-monkeys.html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大脑 神经元 研究 区域 猴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