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组织
  • 中国农学会

    中国农学会是我国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享有盛誉的农业科技社团,是中国近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亲历者和推动者。中国农学会由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相应单位(团体)自愿组成,是经民政部注册登记。农业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领导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国家发展农业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参谋助手,是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农学会现有9个工作委员会、34个分支机构,联系31个省级农学会。

    未关注

    组织样板间

  • 中国粮油学会

    中国粮油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下的全国性一级学会,挂靠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是以从事粮食和油脂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的高中级科技人员和企业家为主体的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现有个人会员13085人,团体会员1628个。     中国粮油学会下设十四个专业分会,即:粮油储藏、粮食食品、油脂加工、饲料加工、信息与自动化、粮食物流、米制品、发酵面食、粮油质检、粮油营销技术、粮油营养、玉米深加工和面条制品、花生食品;三个工作委员会,即:组织工作、学术、技术普及工作;学会的常设工作机构为秘书处。学会涉及的学术领域涵括了粮油和饲料的原料资源开发、优质品种选育;粮油加工和后处理工艺及设备;成品、副产品加工利用;粮油食品加工、品质控制和检测;谷物和油脂化学;以及粮油、食品、饲料添加剂等各个方面,是多学科、高水平的学术团体。 中国粮油学会的工作方向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广大会员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按照中国科协的要求,通过自身开拓性的工作,努力使学会成为"学术交流的主渠道、科普工作的主力军、国际科技交流的主要代表",使学会成为本专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未关注
  •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中医药学术团体。中华中医药学会接受业务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学会办事机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是全国中医药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及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预防、康复、保健、生产、经营等单位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中医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纽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中医药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未关注
  •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于1995年11月8日。它是在中国科协直接领导下的、由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技协联合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及全国从事农业、农村专业技术研究、科学普及、技术推广的科技工作者、科技致富带头人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成立的非营利性科普社团,是全国各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的桥梁和纽带。

    未关注
  • 中国睡眠研究会

    由王雨若、刘世熠、张景行等发起,1987年10月在河南召开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1989年5月29日至6月1日在黄山举行筹备大会。1992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正式向中国科协申请建立中国睡眠研究会,成立第一届理事会,经中国科协上报民政部。刘世熠任首届理事长,王雨若、黄席珍任副理事长,张景行任秘书长。1994年4月1日,民政部批准中国睡眠研究会注册登记。研究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刘世熠、张景行、陈彦方、韩芳,目前为第五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前身是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1978年筹备时为中国农业土壤肥料学会。1982年2月,全国土壤肥料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选举了陈华癸为理事长,侯光炯、黄瑞采、朱莲青为研究会顾问,叶和才、朱祖祥、张乃凤、陆发熹、沈梓培、杨景尧、姚归耕、高惠民为副理事长,王金平等27人为常务理事,马福祥等78人为理事。1993年9月,经民政部批准登记为一级学会,具备社团法人资格,并更名为“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11月,被批准成为中国科协的团体会员。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陈华癸、刘更另、林葆、金继运、白由路,目前为第九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作物学会(The Crop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成立于1961年12月,是我国作物科技工作者和单位自愿结成、依法成立的学术性、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经民政部批准的学术性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全国学会,挂靠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业务范围包括国际合作、学术交流、书刊编辑、专业展览、科学普及、技术推广、成果鉴定、科技奖励、标准制订、业务培训、咨询服务。 经过60年的风雨沧桑,今天的中国作物学会拥有21个专业委员会和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物学会。本着“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在中国科协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领导与支持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会近60年来,始终把加强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 学会积极参加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把开展学术交流、发挥学术交流对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作为学会的基本职责,积极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积极推动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每年一届的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已成为中国作物学会闪亮的品牌会议。同时,学会积极参与并承办国际大型学术交流会议,已成功举办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第三届中日韩甘薯学术讨论会、第七届国际作物科学大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 作为作物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学会积极参加全国科技周和科普日活动,下属的各专业委员会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突破口,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普活动,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 为大力宣传在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学会于2006年设立了“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下设三个子奖项“杰出人才奖”、“创新团队奖”和“青年奖”,为我国作物科技界的最高奖项;2017年设立了优秀博士论文奖,每年评选不超过10篇优秀论文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同时,学会加大举荐人才力度,成功地推荐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以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人选。 中国作物学会主办《作物学报》(月刊)、THE CROP JOURNAL(双月刊)和《作物杂志》(双月刊)期刊;作为第二主办单位,联合主办《麦类作物学报》(月刊)。

    未关注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于1962年7月。主要发起人有沈其益、周明牂、赵善欢、裘维蕃、齐兆生等,1962年7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的成立大会选举俞大绂为第一届理事长,沈其益为常务副理事长,朱凤美、蔡邦华、赵善欢为副理事长,裘维蕃为秘书长,齐兆生为副秘书长,戴芳澜为名誉理事长。学会隶属于中国农学会,作为二级学会挂靠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966—1977年,学会停止活动,1978年,恢复活动。1985年4月,经中国科协同意并经国家体改委批准为一级学会,并成为中国科协的团体会员。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俞大绂、沈其益、黄可训、周大荣、成卓敏、吴孔明、陈万权,目前为第十二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学会由邹秉文和戴芳澜等发起,1929年在南京成立,第一届理事长为戴芳澜。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受战乱影响,停止活动。1949年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复会会议,推选戴芳澜教授为临时理事长,筹备召开新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1953年2月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戴芳澜教授当选为理事长。1962年并入中国植物保护学会。1978年,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分别作为中国农学会的分会。1985年,由中国科协、国家体改委批准恢复为全国学会,同年加入中国科协。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戴芳澜、俞大绂、裘维蕃、刘仪、曾士迈、彭友良、郭泽建、彭友良,目前为第十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园艺学会

    中国园艺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是由中国园艺科技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具有学术性、公益性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协主管的一级学会,也是国际园艺学会会员单位。挂靠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中国园艺学会宗旨是:团结组织园艺科技工作者,促进园艺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开展国内外园艺学术交流、组织科学考察,普及园艺科技知识,反映园艺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维护园艺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广大园艺科技工作者服务。业务范围包括果树、蔬菜、西甜瓜、观赏园艺植物的栽培、育种、种质资源搜集与保存、植物保护、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产后处理、园林规划设计等。 中国园艺学会下属果树、蔬菜、西甜瓜、观赏园艺4个专业委员会、33个分会、9个工作委员会,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1个团体会员单位,近万名会员。编辑出版学术刊物《园艺学报》、《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中国葡萄酒》。 2012年经科技部国家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了“华耐园艺科技奖”,旨在奖励在国内园艺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团队或个人。 学会创建于1929 年4 月,由吴耕民等发起。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基本停顿,抗战胜利后在南京复会。于1956 年8 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大会,曾宪朴当选首届理事长。1966 — 1977 年停止活动。1978 年7 月中国园艺学会作为中国农学会所属的二级学会同时恢复活动,1985 年3 月,经国家体改委批准恢复为一级学会,挂靠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同年加入中国科协。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王更生、沈隽、相重扬、朱德蔚、方智远、杜永臣,目前为第十三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土壤学会成立于1945年,是拥有18000多名会员、22个分支机构和主(合)办5种学术期刊的国家一级学会。在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均设有省级土壤(肥料)学会,会员分布在科研、教育、管理和产业等多个部门。学会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国家中心工作,团结和依靠广大土壤肥料科技工作者,发挥学科覆盖面广、智力资源雄厚、横向联系广泛的优势,开展学术交流、国际交流与合作、科学技术普及、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编辑出版、教育培训、举荐人才、表彰奖励等工作。同时,积极发展会员,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呼声,做好服务会员的工作。多年来,我会在各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中国土壤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未关注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未关注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前身是1980年11月成立的中国轻工业协会食品学会。1984年9月,参加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Union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IUFoST),成为正式成员,是中国食品科技界在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中的唯一代表。由贺志华、张学元、尹宗伦、秦含章等食品工业领域著名专家发起。1985年3月经中国科协、国家体改委批准成立,同年加入中国科协。第一届理事长为贺志华。原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轻工业部(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贺志华、潘蓓蕾、孟素荷,目前为第六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1948年1月15日,陶鼎来、张季高、余友泰、曾德超、何宪章、水新元等我国赴美国学习农业工程专业的19名留学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城召开了中国农业工程师学会首次筹备会。会议一致通过在美国成立筹备会,待多数人回国,即在国内成立“中国农业工程师学会”。1979年,经中国农学会同意成立作为中国农学会专业学会,并于11月在杭州召开成立大会。后经中国科协同意,并报国家体改委批准于1985年3月成为全国性学会。大会选举了第一届理事长为朱荣,副理事长为:王荫坡、方悴农、张庆海、张季高、陶鼎来、曾德超。1985年,加入中国科协,1989年加入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朱荣、刘江、洪绂曾、刘成果、徐文海、汪懋华、朱明,目前为第十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未关注
  • 中国菌物学会

    前身为1980年成立的中国植物学会真菌学会。后由裘维蕃、王云章等发起,1992年经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批准,于1993年5月19日—23日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学会。首届理事长为魏江春,副理事长为卯晓岚、李玉、李增智、沈崇尧、黄年来、臧穆。2000年10月加入中国科协。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魏江春、李玉、刘杏忠、王成树,目前为第六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SESC),全国一级学会,独立社团法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员。1979年由钱学森、宋健、关肇直、许国志等21名专家、学者共同倡议并筹备,1980年11月1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由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钱学森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经济学家薛暮桥担任名誉理事长。 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关肇直,第二、三届理事长许国志,第四、五届理事长顾基发,第六、七届理事长陈光亚,第八、九届理事长汪寿阳,第十届理事长杨晓光。 现有专业委员会27个: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系统理论专业委员会、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农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教育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科技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林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草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医疗卫生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金融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船舶和海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分会、服务系统工程分会、物流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水利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和应急管理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港航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可持续运营与管理系统分会、系统可靠性工程专业委员会和智能制造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6个:学术工作委员会、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教育与普及工作委员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应用咨询工作委员会。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营业务、品牌特色活动为: ---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开展学术交流,重要学术课题的探讨和研究,提高系统工程学科水平;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英文名称是The Chinese Congress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缩写为CCSSSE。 ---1994年开始参加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IFSR),为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团体会员。 ---学会作为第一主办单位的期刊有5种:《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报(英文版)》、《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系统科学与信息学报》)。---学会开展科学技术奖励活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科学技术奖下设的具体奖项有:“终身成就奖”、“理论奖”、“应用奖”和“青年科技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SESC实行会员制,分为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 欢迎从事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及相关领域专业工作的人士和单位申请成为SESC会员。  通信地址: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00190 电 话:(+86 10)82541431 E-Mail:sesc@iss.ac.cn   网 址:www.sesc.org.cn 学会微信公众号:sesc82541431

    未关注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是由从事自然资源及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教育、管理等领域的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社会团体,是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成立于1983年10月,30多年来已形成拥有6100名会员、22个分支机构的全国性科技社团。主办《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等5种学术期刊。学会自成立以来,出版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资源科学专著,包括《中国资源科学大百科全书》、《资源科学》、《资源科学技术名词》等。三次组织《资源科学学科发展报告》的撰写,开展《中国资源科学学科史》项目研究,推动资源学科发展进步。学会重点培育精品学术品牌,建立了学术年会制度,学术品牌达到13个;开展决策咨询智库建设,提交建议报告多次被采纳;组织资源科学考察系列纪念活动;开展科技示范基地第三方评价工作;设立了资源领域科技奖励;学会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2011年学会被民政部授予首批全国4A级学术类社会团体,2012年获“中国科协优秀科技社团三等奖”,2015年学会入选“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秀科技社团建设项目”。学会将继续秉承建会30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努力创办一流学会,致力自然资源科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未关注
  • 中国生态学学会

    1979年由马世骏等人发起筹备,6月经中国科协批准成立,12月在昆明召开成立大会(会员267人),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马世骏任理事长。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马世骏、孙儒泳、陈昌笃、王祖望、李文华、王如松、刘世荣,目前为第十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遗传学会

    1977年在北京召开的遗传规划座谈会及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会议上,有关学者酝酿成立。3月,由李汝祺、祖德明、许运天、李继耕、吴鹤龄、钟志雄、邵启全、黄鸿枢、方宗熙、李竞雄等人发起,5月经中国科协批准,10月在南京召开代表大会正式成立。第一届理事长为李汝祺,理事会主要成员有:马育华、马梅荪、王金陵、王家睦、方宗熙、邓炎棠、卢浩然、卢惠霖、庄巧生、许由恩、谈家桢、袁隆平等70位。同年加入中国科协。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李汝祺、谈家桢、李振声、赵寿元、李家洋、张亚平,目前为第九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未关注
  • 中国微生物学会

    早在1928年,中国现代医学的先驱伍连德、谢和平和林宗扬等在北京发起成立过中国微生物学会,1937年改称中国病理学微生物学会,移会址于上海。1945年在广州开过大会,到会者百余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在中华医学会首都大会上成立过中华微生物学会。1952年正式成立中国微生物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理事长为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教授。1958年前中国微生物学会是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前身)的团体会员。1958年中国科协成立,中国微生物学会即转为中国科协的团体会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团结、合作、创新、奉献”为训言,将促进中国的微生物学科发展作为使命,开展学术交流、国际交往、科学普及、期刊出版、人才举荐和会员服务等工作。 中国微生物学会下设22个专业委员会和6个工作委员会,涵盖了微生物学科的各个分支和各个专业领域。到2020年,会员已有20000余人。自2001年,每年都组织召开学术年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将其打造成为精品项目,是每年中国微生物学界专家学者的盛会,各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均不同程度地展开了一系列有助于促进学科发展、培养青年人才的学术交流活动,且各具特色。

    未关注
  • 中国昆虫学会

    前身始于1924年的六足学会。1927年将六足学会改名为中国昆虫学会,会址位于南京,公推张巨伯为会长,1932年因时局动乱而终止活动。1944年10月12日,在重庆中华农学会所举行的中华昆虫学会成立大会,主要发起人有邹树文(邹秉文、邹树人秉志)、张巨伯、吴福桢、邹钟琳、蔡邦华、刘崇乐、陈世骧、忻介六等,到会者共50余人,吴福桢任首届理事长。首届理事会主要成员:邹钟琳、吴福桢、蔡邦华、于菊生、冯敩棠、忻介六、柳支英、曾省、李凤荪、陈世骧、何琦。1950年2月,12个自然科学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年会,昆虫学会的代表参加,会上草拟了《中国昆虫学会章程(草案)》,中华昆虫学会改称中国昆虫学会,冯兰洲任理事长。1951年5月,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核准登记。1966年停止活动,1978年恢复活动。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冯兰洲、陈世骧、朱弘复、朱弘复、钦俊德、张广学、黄大卫、康乐,目前为第九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植物学会

    1933年,由胡先驌、辛树炽、李继侗、张景钺、钱崇澍、陈焕镛、林熔等19人发起,于1933年在重庆北碚成立,除台湾省、香港和澳门行政特区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成立了植物学会。1934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有相当多的学术活动,之后的13年里学会活动减少。1949年7月,在北京举行第五届植物学会年会,会员发展到500余人。1951年3月,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核准登记。1966年至1977年停止活动。1978年恢复活动,在昆明举行了植物学会45周年年会,组成第八届理事会。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胡先驌、陈焕镛、戴芳澜、张景钺、钱崇澍、汤佩松、王伏雄、张新时、匡廷云、韩兴国、洪德元,种康,目前为第十六届理事会。

    未关注
潘益华

加好友

个人资料

真实姓名
潘益华
性别
行业/方向
我的身份
其他
就职单位
职位
个人签名

更多话题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