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赴清华美院调研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4-26

2019年3月14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陶小年理事长率驻会领导马佩、康培莲、任建新、毛增印赴清华美院调研,与清华美院党委书记马赛会面并交谈。陶小年理事长一行还考察了工艺美术系、陶瓷艺术设计系、雕塑系、金属艺术实验室等教学和科研基地。

陶小年理事长在座谈中讲到,学会是一个学术平台,学会希望与清华美院合作,用清华美院人才队伍的优势,和产业对接。我们愿意把各方优势组织起来,推动工艺美术的协同创新,这样的效果会更快更好。学会愿意用协同创新的模式,提升专业委员会。清华美院的许多老师都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赵萌老师、王建中老师都是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专家,对整个轻工体系的学术支持很多。希望清华在学会的学术引领上参与更多的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陶小年理事长还介绍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有一个传统工艺美术协同创新中心,真正的跨学科应用,是需要跨界的设计师来引领,学会可以在人才培养和组织方式上发挥作用。我们需要的不是点,而是整个面上的工作推动,现在二代、三代工美人的创意和思维,已经跨出了单一领域,案例很多。在新材料的应用方面,民间和官方也都有些新的机构在推动跨界融合,让消费品产业走向时尚。

清华美院党委书记马赛在座谈时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就像是我们的家一样,很亲切、有归属感,也是我们的一个学术高地,我们希望和学会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马赛书记在谈到培训非遗传承人的时候说,非遗传承人,技艺很好,有时只是思维模式突破不了。有的陶瓷基地,瓷可以做成零点几毫米厚,薄的像一张纸,但是他们现在只停留在瓷板画,如果用来做灯具,效果会非常好,高档瓷完全可以和生活更紧密的联在一起。非遗传承人在清华学习后都会有所提高。在一个班里,有从事漆艺、陶瓷的,也有藤编的,以前,他们可能根本碰不到一起,在这里,他们自己就组合到一起了,藤编和陶瓷结合、漆艺和陶瓷结合,这是我们看到的一种变化。但是因为他们在清华学习的时间有限,非遗传承人还是停留在理论和设计层面上的指导,他们还看不到创新后的结果是什么样。我们正是要教他们基于非遗,不受非遗的局限。比如苗族服装的设计,既要体现时尚和当代,又蕴含传统文化积淀,要让东方人和西方人都愿意去买,要能够穿的出去的,又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苗族的元素。所以,清华美院下一步,要让老师去引导学生做更多这样的转换,研究在传统的基础上技艺如何去提升、品牌如何去经营、资本如何去注入、企业如何去管理、产品如何去营销等。今年是中央工艺美院和清华合并20周年,清华美院正在积极的推动与清华各院系的合作。

在清华美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领导还与尼跃红教授、赵萌教授、王国利大师等,一起讨论了今年学会纤维专业委员会的工作。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原文链接:http://www.cnacs.org/newsitem/278368822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陶瓷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