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药物所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用于诊断肺纤维化的小分子荧光探针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1-02

来源:药学进展

2019年12月2日,国际知名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上海药物所李佳课题组和浙江大学李新课题组合作开展的利用小分子荧光探针进行肺纤维化诊断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开发出一种可用于无创、无放射性诊断肺纤维化的一氧化氮荧光探针PNO1,为肺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以及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新方式。

肺纤维化是由多种诱因引起的肺部炎症,肺泡持续性损伤,胞外基质反复破坏、修复、重建并过度沉积,最终导致肺组织结构改变、功能丧失的一类疾病。绝大部分肺纤维化患者病因不明,被称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IPF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及逐年递增的发病率,目前极度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许多患者由于非特异性症状,直到晚期才被确诊,而如今被批准可以用于治疗肺纤维化的两种药物依然难以有效延长患者寿命。所以,开发出一种简单可靠的IPF早期诊断方法极为迫切。

荧光分子成像具有无放射性的优点,可实现活体无创或微创成像。基于一氧化氮分子在肺纤维化病理组织细胞中上调的典型微环境特征,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可用于无创、无放射性诊断肺纤维化的NO荧光探针PNO1。通过从小鼠尾静脉注射PNO1探针并进行活体成像,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中的肺部荧光强度高于正常小鼠6倍之多,甚至在临床病人样本中也看到了非常显著的荧光强度差异,实现了对肺纤维化高灵敏度的特异性诊断。同时利用PNO1的荧光成像可反映出上市药物尼达尼布的治疗药效,基于此可发展探针PNO1用于快速高效地实现抗肺纤维化药物的筛选。

20200102020141_56c91c.jpg

(A)PNO1探针的研究示意图。(B)PNO1在博来霉素(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活体成像中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尼达尼布治疗组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C-E)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病理切片中PNO1荧光强度显著增强。

该研究由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研究员课题组与浙江大学李新副教授课题组合作开展。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董莹、李晓荣以及上海市曙光医院副主任医师陈麒医生。此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新药创制计划”和上海市中医临床医学重点实验室的资助;同时得到药物所陈浩研究员的支持和帮助。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作者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Tel:025-83271227,或直接在微信平台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信息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课题组

关于药学进展

《药学进展》杂志是由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国家教育部主管,月刊,80页,全彩印刷。刊物以反映药学科研领域的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新趋势为宗旨,以综述、评述、行业发展报告为特色,以药学学科进展、技术进展、新药研发各环节技术信息为重点,是一本专注于医药科技前沿与产业动态的专业媒体。

《药学进展》注重内容策划、加强组稿约稿、深度挖掘、分析药学信息资源、在药学学科进展、科研思路方法、靶点机制探讨、新药研发报告、临床用药分析、国际医药前沿等方面初具特色;特别是医药信息内容以科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合,更加突出前瞻性、权威性、时效性、新颖性、系统性、实战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刊物篇均下载率连续三年蝉联我国医药期刊榜首,复合影响因子0.760,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药学进展》编委会由国家重大专项化学药总师陈凯先院士担任主编,编委新药研发技术链政府监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临床医院、CRO、由金融资本及知识产权相关机构百余位极具影响力的专家组成。

来源:ppsyxjz 药学进展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Y3ODExNQ==&mid=2651307933&idx=5&sn=416ebc5938ee0da7820e560b364663e0&chksm=8bf4e991bc836087059e6121e55f3b04fa460e8465df3712e99e45ece3c46afbd4c838c4e7a2&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荧光探针 肺纤维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