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心理调适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2-21

来源:深圳市心理学会官方公众号

       当下的疫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面对疫情,不但需要医疗技术和资源、需要井然有序的资源调度和应急管理,我们每个人也需要积极的心理状态,以迎接当前挑战。我们需要防控的不仅仅是病毒,还有可能会随之而来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

       从心理学角度,疫情等突发和紧急事件首先会导致个体的应激反应,表现为紧张、焦虑、心跳加速、频繁刷手机和密切关注各种来源的信息等,这些是人类面对挑战时的正常反应,有利于提高我们在关键时刻的生存率。但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克服两种极端。

1

       一点也不关心疫情,与我无关,觉得疫情和我们很遥远,这么倒霉的小概率事件怎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不积极采取防御措施。面对紧急情况甚至灾难,确实有不少人会有如此的应对方式,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经历过类似事情,以前也没事,这次也不会有事。但是,无数的案例告诉我们,这种过分“乐观”的习惯性行为可能会在关键时刻要了自己的命;在疫情形势下,还可能要了别人的命。

2

       另外一个极端是过度的应激反应,比如过度恐慌,无法控制的胡思乱想;一整天刷手机而无法停止;反复的没有理由的洗手,总觉得不够干净;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时间一久就导致严重的消瘦;生理上没有器质性原因的较为明显的头晕、心慌、消化不良等症状;脑子变得非常迟钝、注意力非常不集中、记忆力很差等;或者情绪上容易激惹、发怒和与人争吵;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抑郁症状等。

       如果这些症状轻微,则不必担心,这是每个人都可能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但如果过度了,则需要我们去调适。过度和长期的应激反应将由于过度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无谓地消耗我们的生理资源,导致免疫力下降,加重肺部微血管渗出,从而更难以抵御当前病毒的挑战。也会降低认知功能,影响工作效率。更甚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与行为紊乱。比如在医疗过程中发生患者或家属的过激行为,会极大地破坏医患信任和医疗秩序。




       然而,我们究竟该如何避免极端、合理应对?毛主席在解放战争期间提出“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这同样适合于我们应对当前的挑战。


心理学建议


1

在认知上,我们要重视当前的疫情,积极面对挑战,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治疗。


2

在情绪上,我们则不必过分焦虑。疫情恰逢春节假期,除了在医疗、管理、重要物资生产、公共交通等一线工作的人们外,我们很多人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我们的家人和放松自己忙碌了又一年的身心。我们在做好病毒防治的基础上,可以充分享受这一刻的团聚和安宁。


3

居家隔离期间,我们还是要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每天锻炼身体、和亲友保持联络。隔离的是身体,但隔离不了我们的内心。大量研究证明,在疫情和各种困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支持和鼓励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应对挑战和战胜困难。


4

我们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好好地勾画2020年计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手段,居家学习和工作。


5

我们尤其要感恩此时奋斗在工作一线的人们。在困境中,很多人只看到困难、发出的只是抱怨,但有些人也同时看到了曙光、希望和收获。




       疫情发生以来, 我们对疫情高发区域的情况予以了格外的重视和关注,但这种重视不能变成歧视,更不能变成更大范围的擅自的区域封锁和草木皆兵的理由。在疫情期间,人们之间的信任弥足珍贵,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团结协作, 战胜逆境,共度难关。事实上,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每天除了感受到紧张情绪以外,更有许多人和事,温暖和感动着我们。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几千年,依靠的就是这种在关键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民族品质。

      这次疫情对我们全体国民是一次考验,我们坚信,若干月后,病毒将退去,一切将继续恢复往日的安宁和为了学习工作的忙碌。但这一次事件一定会给我们留下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更大的挑战,个人如此,民族亦如此。


参考文献

高延,许明璋,杨玉凤等.(2004). 非典期间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17(2): 60-63.

童辉杰. (2004). “非典(SARS) ”应激反应模式及其特征. 心理学报, 36(1): 103-109.

Sapolsky, RM. (2015). Stress and the brain: individual variability and the inverted-U. Nat Neurosci, 18(10): 1344-1346.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

吴健辉:深圳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应激神经生物学分会委员(邮箱:wujh8@szu.edu.cn)

李洁琦:深圳大学心理学院本科生(邮箱:lijieqi113@qq.com)

来源:A_495480599 深圳市心理学会官方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3NTUzMzExMQ==&mid=2247483682&idx=1&sn=8a08c496af0340f874add0a286ad0255&chksm=fd20f87aca57716c54ffbc0b7500d5ba6d637c65393998895ff2dd341c773ae470ea80a68a0d&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广东省 深圳市心理学会

推荐资讯